黄益平与邱晗合作论文被Review of Finance接受发表

2022-03-22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和中心2021届博士毕业生邱晗参与合作的论文“Data vs Collateral”近期被金融学国际一流期刊 Review of Finance 正式接受发表。
以抵押品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是一种常见的信贷模式。这个模式的一个可能结果是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及其合作者所称的“金融加速器”,即根据抵押品传导渠道 (the collateral channel),资产价格上升会导致信贷扩张,而这反过来又会进一步抬高资产价格。在特定情况下,资产价格下跌甚至有可能最终触发金融危机。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推进,以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分析为支柱的大科技信贷新模式逐步形成,一方面,互联网平台利用长尾效应快速、海量、低边际成本地吸引用户,缓解了传统金融机构面临的“获客难”的挑战,同时用户在平台上活动,会留下数字足迹,数字足迹积累起来就形成大数据。另一方面,大数据可以发挥起码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实时监测借款人的状况,二是支持贷后的还款管理,三是利用大数据分析支持信用风险评估。大科技信贷不仅能够较好地解决触达即普惠的问题,同时也能有效地控制信用风险,保持较低的不良贷款比率。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Bengt Homstrom曾经指出,“数据是新的抵押品”。
黄益平教授和邱晗博士参与合作的这篇论文基于蚂蚁集团200万家企业的信贷与经营数据,发现不同于传统银行贷款,大科技信贷与房价、GDP等宏观经济因素相关性较弱,但与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相关性较强。即数字技术的引入可以减弱宏观经济学中的“抵押品”渠道 (the collateral channel)。这项研究表明,随着金融领域的数字技术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像大科技信贷这样的新的业务模式的形成,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以及金融稳定的传导渠道都可能会发生改变。 
2019年6月,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旗舰报告“年度经济报告”介绍了本研究的初步结论。2020年9月,该论文以BIS工作论文的形式发表*,之后国内外著名主流媒体包括 The Economist(经济学人)、Bloomberg(彭博社)和财经等均报导了该篇论文的主要发现。

*Leonardo Gambacorta, Yiping Huang, Zhenhua Li, Han Qiu and Shu Chen, 2020, “Data vs Collateral”, BIS Working Paper #881, September 2020,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Basel.

作者简介:

图片
黄益平教授是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光金融学与经济学讲席教授、副院长。2015年至2018年担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目前兼任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金融科技发展与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英文学术期刊China Economic Journal主编和Asian Economic Policy Review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与金融政策。

图片 

邱晗是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21届博士毕业生,目前任国际清算银行经济学家,主要研究领域是宏观金融和金融科技。其撰写的论文发表于《管理世界》、《金融研究》、Review of Finance、Economics Letters等知名期刊。他曾获得北京市三好学生、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金融研究》年度优秀论文奖和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