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金所计葵生:数字金融驱动力将从渠道转向数据处理

2017-04-20

2017年3月2日上午,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原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办的“北大数字金融讲坛”拉开序幕,首讲力邀三位业内著名的权威——蚂蚁金融服务集团首席战略官、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常务理事陈龙,陆金所联席董事长兼CEO、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常务理事计葵生,宜信公司(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单位)创始人兼CEO唐宁,围绕“后整治期的数字普惠金融”的主题展开了精彩讨论。

 

陈龙先生总结了当下数字普惠金融的三大趋势,认为数字普惠金融是正在发生的未来,提出未来的数字普惠金融应致力于区分“数字”与“伪劣”,保护好消费者的利益,回归实体经济,改善金融体验,解决民生问题等方面。计葵生先生认为,当今科技与金融的融合趋势加强,科技通过对巨量的信息的处理,将使金融工具融入“科技”的竞争性动力;同时,他提出互联网金融正在实现“四个跨越”,金融监管形式也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唐宁先生则从小额贷款说起,认为数字普惠金融,不仅需要数字技术,也需要金融技术的变革,他创造性地提出个人信用风险软着陆的概念和财富管理行业未来应以长期投资为主的观点。

 

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教授担任主持。

以下是计葵生演讲实录,文章仅代表演讲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意见,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7-05-10_235422

 

大家早!“数字化普惠金融的机遇与挑战”这个议题用30分钟讲完有点难。其实这个议题可以用10分钟讲完,也可以用一天,但是用30分钟有点挑战。我努力试试看。

我认为数字普惠金融的趋势才刚刚开始,未来五年、十年,它变化的速度可能还会加快三到五倍,因为过去的探索、试错和执行方式已经提供了基本的基础。过去几年,我们看到的是怎样把金融与新技术结合在一起,它是一个结合的概念。未来我们会看到技术开始改变金融,数字金融会发展得越来越快。

 

什么是数字普惠金融?

我认为数字普惠金融是将技术与金融结合,然后一起滚动起来。

 

一方面,它一定是有金融的,要考虑传统金融领域的东西。例如,风险管理要做好,风险要能够被很透明地披露,要考虑到投资方,以及怎样做适当的匹配,还有金融产品应该怎么设计,怎么组合管理好投资。这是传统金融100年都会考虑的事情。

 

另一方面,它也是要有科技的。科技优势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渠道优势。成本低、效率高,可以快速做全国性的服务,也可以为普惠提供良好的平台,这是渠道的优势。

第二,数据优势。互联网带来更多信息,让我们更了解人、市场和风险,这个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信息从静态变成了动态。

第三,处理能力的优势。现在电脑运行的速度很快,处理数据的能力非常强,几秒钟可以算很多的东西。这个可以改变我们对金融和世界的理解。

 

未来数字金融的变化

    

过去金融市场是利用渠道的优势发展起来的,未来三到五年会有两个大变化。

第一个大的变化,未来将会由依靠互联网渠道的优势,发展到用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做业务模式。过去五年,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提升客户体验,跨地经营、跨客户经营、跨产品经营,是一种业务模式,但在未来,这将只是数字普惠金融的基础,其核心是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第二个大的变化,数据和处理能力的提高,会改变金融。我认同互联网金融的核心还是金融,但是变化在哪里呢?

 

当前基于互联网渠道优势所促成的四“跨”

第一,“跨”客群。我们看到很多金融跟互联网结合的例子,比如宜信、陆金所,把有钱、想投资的人与需要钱的人或小企业,在线上结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第二,“跨”区域。在陆金所借钱的人70%到80%都在二三线城市,投钱的人70%到80%都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就是资源跨区域分配。

第三,“跨”行业。现在在一个手机APP上就可以满足不同的投资需求,比如有保险的需求、买卖股票的需求、借钱的需求等,操作方便,成本低廉。

第四,“跨”境。互联网金融或者普惠金融的发展一定会是全球的,不管是中国人投资到海外,还是外国人到中国来投资,都是基于互联网的技术。

 

未来数据处理能力给金融带来的六大改变:   

第一,所有的风险会有评级。即所有风险都可以用比较明确的分析方法,被清晰地评价,个人或企业所能够承受的风险是可以被算出来的。

第二,实时根据时事的变化给出投资建议。比如说早上有新闻报道川普要修建另外一道墙,或者他对哪个行业有什么看法,技术可以迅速判断这对哪些人有利,对哪些人不利,我们应该买哪些股票,做出怎样的投资判断。

第三,个性化匹配投资。未来大数据技术将可以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判断每个人应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投资,哪些投资适合,哪些不要碰。

第四,智能化匹配。大数据的能力会针对每个人每天状态的变化对其推荐投资策略,做不同的匹配。

第五,投资回报最优化。比如市场上类似余额宝的货币基金有240家,当天最高的利息年化是6%,最低的可能只有2.5%左右,如果利用大数据计算其过去几天的变化情况,迅速把钱从货币基金A搬到货币基金B,再搬到货币基金C,你的年化也许可以至少0.5%,从原来2.5%的回报变成3%,所以数据处理的能力的提升会优化大家的投资回报。

第六,动态定价。金融产品的价格大多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未来几年,金融产品的价格将会实时反映供需关系,金融产品的价格变动会像在携程订飞机票一样,同一天里不同时间的价格是会变化的。

 

数字普惠金融带来的价值

怎么样评估数字化的普惠金融对个人、社会有没有带来价值呢?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一种是数据驱动的线上理财模式。现在大家用手机做投资、理财、规划,背后都有大数据或人工智能做实时支持,例如资产评级、客户评估、产品匹配等。陆金所今年94%的交易量都是在移动端完成的,我们在考虑是不是以后就不要开发PC端了,好像有点浪费资源。而另一种专业性及关系驱动下有显著优势的线下理财模式。线下模式的成本比较高,柜台前的金融服务人员,要最大化客户的利益也越来越难。在过去二三十年间,客户要到柜台做投资决定,但是金融产品数量众多,很难一下子在柜台前就了解清楚,而且也无法根据市场和消息的实时变化做出相应准确的判断。同时柜台人员也很难记清楚每个客户的具体需求,客户的风控能力是什么,比较适合买什么样的产品。

 

所以我的结论是,数据驱动的线上模式会带来越来越大的价值,它厉害的地方不是便捷的渠道,而是它背后大数据处理能力,一般的人或者所有人加起来已经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可以看到,最近一两年来不管是中国的棋还是外国的棋,电脑都已经赢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