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建华:如何才能让数字货币成为法定货币?
2017-06-07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学术顾问、证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万建华认为,数字货币需要从两个角度来明确其特征。其一“法定”。很多定义说数字货币可以由商业机构或者其他非政府部门发行,这里面涉及到货币的法定和非法定的区别。其二数字化。由于任何货币都是基于数字的,因此对数字货币需要从有纸化与无纸化角度进行再区分。
他认为,由于法定货币已经可以满足现在需要的货币的基本职能,数字货币并不一定存在替代法定货币的必要。而数字货币要成为法定货币,必须满足三点要求:技术安全保障、普遍接受性和具有供给弹性。
万建华还指出,我们通过区块链技术固定了货币的数量,并且造成数量太少。如果某一天区块链技术能按照货币管理的要求,把固定增长率设定进去,比如每年增长3%,也许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货币不够或太多的问题,使得数字货币有可能替代法定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易工具,甚至比法定货币的接受范围更广,那么数字货币便有可能成为我们所说的全球货币,但前提是它必须有供给弹性。
明确数字货币的内涵与功能
普遍意义的货币有三个基本职能:
一是价值尺度。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可以在当前技术条件下被用作记账单元,这是交换的最基本前提。
二是交易手段,或者说是实现商品交易的流通工具。
三是储藏功能。
数字货币需要从两个角度明确其特征。其一关于“法定”。很多定义说数字货币可以由商业机构或者其他非政府部门发行,这里面涉及到货币的法定和非法定的区别。其二关于数字化。由于任何货币都是基于数字的,因此对数字货币需要从有纸化与无纸化角度进行再区分。这是我对于数字货币的理解。
数字货币作为货币有两种形态。
一种形态是作为一般等价物,要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比如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在中国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得到普遍认可。目前包括比特币在内的数字货币都远未达到普遍接受的程度。
第二种形态是商业性的,或者说是商业机构发行的,包括报告当中提到的社区性的。在当前电子商务发展的背景下,这种类货币形态非常多。但这些形态是依附于法定货币从而具备类货币功能的。如果具备这种社区性交易功能的就是货币,那么多年前的食堂饭票似乎也可以算作类货币。因为饭票可以在特定单位内使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数字货币就只是有纸、无纸的区别。
数字货币是否一定并且可以替代法定货币?
首先要问的是,现在的法定货币有什么问题?如果仅仅是从无纸化的角度而言,现在人民币应当可以算作数字货币,能够解决现电子商务当中所有的支付问题。如果法定货币已经可以满足现在需要的货币的基本职能,那为什么要被替代?
法定货币如果有问题,无非出在以下几点:一是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法定货币是否影响了支付?答案是现在应该不影响。二是法定货币的供给管理出了问题,比如超发导致过度通胀,所以要被另一种货币所取代,但现在我们也没有面临这个问题。三是数字货币比现在的法定货币有更广的接受性,可以实现跨国界使用。其实国际货币体系早在60年代就有了特别提款权SDR,可以起到跨国界使用的作用。但是几十年来,SDR并没有体现出能够替代主权国家法定货币的普遍接受性。
可见,从必要性来看,数字货币并不一定存在替代法定货币的必要。
数字货币如何才能成为法定货币?
从可能性来看,如果未来某种数字货币,既满足货币的几大基本职能,又具备全球性的广泛接受度,那么这种数字货币也许某一天真的可以成为被普遍接受的一般等价物。但目前还没有一种数字货币可以达到这样的程度,即便是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比特币,也仍有很多局限。
数字货币要成为法定货币,必须满足三点要求:
第一是技术安全保障,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第二是普遍接受性。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商业机构的数字货币达到“普遍接受性”这个程度。比特币不仅远远没有达到,甚至一定程度上不被认为是一种货币,因为它的流通性、交易性并不普遍,币值非常不稳定,不解决普遍接受性就不可能成为具有一般等价物特性的货币;
第三要具有供给弹性。目前大家公认,数字货币之所以不能成为有效的流通手段,就在于其缺乏供给弹性,从而造成币值不稳定。
根据货币理论,货币供给管理的基本要求就是,随着货币流通的需要具备供给弹性。这个弹性包含两点,一是不能太少,否则影响商品流通,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带来通缩效应。二是不能太多,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所以,货币供给弹性必须满足不能太多不能太少的“有效性”,这主要体现在政府的有效货币管理。虽然有的国家政府也曾经滥发货币,但目前只有政府的权威性可以实现有效货币管理,换谁都达不到。
现在通过区块链技术固定了货币的数量,但是造成数量太少。如果某一天区块链技术能按照货币管理的要求,把固定增长率设定进去,比如每年增长3%,也许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货币不够或太多的问题,使得数字货币有可能替代法定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易工具,甚至比法定货币的接受范围更广,那么数字货币便有可能成为我们所说的全球货币,但前提是它必须有供给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