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涛:农村数字金融未来值得期待

2018-05-15

1516003444396.jpg

导语:数字金融究竟能为农村发展带来什么?其前景如何?如何利用数字金融的互联网基因,以及其基于数据与技术而形成的更有效的风控和成本优势,应对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窄,农业贷款不足的痛点?它能否超越预设,远离固化,为农村金融带来更广阔,更多样的解决方案?  

数字金融究竟能为农村发展带来什么?其前景如何?如何利用数字金融的互联网基因,以及其基于数据与技术而形成的更有效的风控和成本优势,应对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窄,农业贷款不足的痛点?它能否超越预设,远离固化,为农村金融带来更广阔,更多样的解决方案?

当 “普惠金融”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语汇,作为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特殊群体之一的农民,其中还有大批人没有得到最基本的金融服务,而贷款、理财、保险和征信等更丰富多样的金融服务显得更加遥不可及。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只有27%的农户能够从正规渠道获得贷款,40%以上有金融需求的农户难以获得贷款,“三农”金融缺口高达3.05万亿元。

造成农村金融服务滞后,特别是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原因是多层次的。核心的一点是传统金融注重贷款者的抵押物和信用记录;而大量农户缺乏可抵押的资产,征信记录往往是空白,加之所从事的农业生产规模有限、周期较长且不确定性较大。因此,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农村企业和专业大户。而作为重要补充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金融互助社)的绝对数量较少,市场份额较小,主要以示范效应为主。这使得总体巨大、但个体分散的农村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

尽管在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安排下,解决农村金融问题主要依赖于传统金融机构,但由于其承担了大量原本由财政承担的职能,支农目标与经营目标往往难以兼顾。现实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商业银行多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大型农场和龙头企业等。

随着近年来农村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移动终端的普及,我国所有乡镇已有3G网络覆盖,农村移动电话数量已达到每百户200部以上,农村网民近2亿。同时,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似乎都为数字金融准备了大显身手的机会。面对传统金融服务在农村发展所面临的重重挑战,数字金融似乎存在一些先天优势。

首先,农村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催生新的支付和融资方式,这一过程产生了大量的原始数据,进而为原本举步维艰的农村征信提供了新的可能。数字金融可利用贷款人在互联网上沉淀下来的大量行为、身份等信息来评估其风险。对于风险较高的农业贷款,数字金融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线上监控资金流向,完善贷款全程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其次,数字金融不依赖物理网点的铺设,而是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推广覆盖面积,这使得数字金融可以为更广泛的社会阶层和群体服务。这样,一方面,相对于传统金融,数字金融能够实现更全面的可得性;另一方面,数字金融作为一种软性基础设施,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较小,数字金融服务的普及使经济欠发达地区也不至于“输在起跑线上”。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跨年变化就可以看出,从2011年到2015年,我国地级市之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差距明显缩小,变异系数从0.47下降到0.10。

当农村金融这一蓝海逐渐显现的时候,众多互联网企业已经开启了“进攻”模式。比如,阿里从“淘宝村”到“遂昌模式”,再到“千县万村计划”和“智慧农村”。阿里进行的不仅仅是农村电商的布局,更重要的是实现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真正的“下乡入村”。通过建立各层级的淘宝服务中心和村淘站点,这些基层组织不仅扮演了网络代购(工业品下行)、代销农货(农产品上行)的电商角色,也承担起了提供纯信用借贷等农村金融服务功能。

又比如,以精准放贷为特色的京东农村金融,与传统信贷通过资产产生信用的思路迥然不同,京东农村金融关注的是未来的收益,因而重视的是对生产过程的评估。以肉鸡养殖为例,其养殖周期一般为2个月,每只鸡需要约12元饲料款。传统的贷款方式是第一天贷给农民12元,两个月后还本付息,即农民为这12元支付两个月的利息。但事实上,鸡苗在第一天只需要2毛钱的开口料,而农民却要为基本闲置的12元贷款付息。京东农村金融通过对肉鸡养殖技术流程的深入理解,建立详尽的模型,将肉鸡生长过程精确到每一天,养殖所需物料也精确分配的天、到克。根据这一模型匹配发放给农户的贷款资金,使得农民只为养殖过程中实际使用到的资金支付利息。这样一来,通过数据化管理贷款,覆盖养鸡过程中所需的12元饲料款,总共只需支付6分钱利息,而且农户还可以随借随还。此外,京东农村金融还通过提供养殖管理软件,一方面提高农户的养殖水平,同时收集大量数据,为优化模型和未来授信提供宝贵的原始数据。

此外,除了电商系,翼龙贷、沐金农、农分期等400余家涉农互联网金融平台也期待在农村金融这片蓝海中有一番作为。

对于大多数数字金融企业而言,其最根本的定位多是服务于金融机构的科技公司。这意味着它们必须做更具创新性、开拓性的金融,有效降低金融机构的成本,提高金融机构的效率。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依托金融科技和数据输出模型和技术的长远目标。

然而,数字金融向农村的挺进还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农村大量农户由于受教育程度有限而无法独立进行线上操作,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还不尽如人意等或许只是未解决问题的冰山一角。摸索出一套风险可控,覆盖成本低,复制推广性好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是各家追求的目标。实际上,农村数字金融所涉及的业务必然不限于支付和贷款,它将是一个以支付和贷款为起点,拓展含括理财、保险、征信等全方位的金融生态。农村金融的蓝海宽广而深不可测,其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也不乏暗礁。今天,数字金融在农村金融的大局中扮演的只是一个边缘的角色,或许农村数字金融的种种尝试在可预见的未来都不足以取代传统金融,但是数字金融所代表的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创新却恰恰契合了时代变革的核心。农村数字金融的未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