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春:深度解读数字货币成为货币的逻辑
2017-06-01
目前广受关注的、央行要推出的法定数字货币,其思路还是基于现有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二元体系,利用诸如区块链等技术,以数字货币替代部分现钞。那么,区块链在数字货币的应用上面临何种挑战?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是否会替代传统货币?我们来听听刘晓春为我们深度解读数字货币成为货币的逻辑。
2017年1月,浙商银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移动数字汇票产品正式上线并完成了首笔交易,标志着区块链技术在银行核心业务真正落地应用。数字货币成为货币,从技术角度正在成为可能。然而,一个事物能否成为货币,技术虽然重要,却不是关键的。关键的还是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需求的逻辑。所以,探讨数字货币需要厘清以下这些问题。
第一,关于货币形态与支付技术的区别问题。在整个数字货币或者是区块链的论述过程中,大多数人始终把这两个概念混淆起来论述。一种支付技术需要有相应的货币形态来支持,但支付技术本身不等于是货币。
第二,货币表现形态和货币功能,这也是不一样的。纸币还是铜币?还是现在的记账货币?这是货币形态问题,和货币功能本身不矛盾。在谈论数字货币的时候,我们可能在这方面有些纠缠,以为货币形态变了,货币的功能也完全不同了。新的货币形态或许能丰富货币的功能,但不会彻底改变货币的功能。
第三,几个中心化的区别。讲数字货币、讲区块链,以至于这两年讲互联网金融,去中心化是主要理由。去中心化几乎是这些技术的政治正确。而去中心化的对立面,中心,几乎就是万恶之源。逻辑上说,区块、链、平台等等,本质就是一个中心,名词不同而已。撇开这个不论,就去中心化而言,支付的去中心化、记账的去中心化和货币发行的去中心化,这几个去中心化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也是完全不同的内容。我们很多讨论当中,似乎为了证明这个去中心化,把那个中心化说过来了。讲到那个中心化的时候,又把这个中心化拿过来了,互相套过来套过去地证明,本质上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混淆了逻辑。应该把这几个所谓的中心也区分开来论述。
第四,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基础或者说功能,之所以可以成为支付手段,是因为它有一般等价物和价值储藏的功能,否则没有人愿意接受你的支付手段。我认为货币的基本功能是不可能分离的。如果货币的功能是可以分离的,以单纯支付手段功能来证明数字货币是可以成立的,那么认为数字货币可以完全颠覆现有货币体系的结论就不攻自破了。
第五,货币形态和支付方式。我觉得这是随着市场或者说交换形式的变化和技术发展而不断在变化的,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从物物交换到货币交换,用贝币、铜币、金币、银币、纸币,用信用货币,都是因为市场的发展、技术手段的发展而形成的。这些和技术的发展,我觉得不矛盾。一定的时间点内,或者说时间段内,交易的场景和支付的场景本身是多元的,不是唯一的。即使是在现在技术发展的情况下,纸币支付,信用货币的支付或者说信用卡也好、支票也好,这些支付手段都是同时存在的,但基础是同一种货币,即某一种法定货币。
市场交换需要一般等价物的公认性和一致性。不管货币是什么形态,只要是同一个币种下,不同货币形态的价值尺度应该是统一的。否则,会带来市场的失效或者是市场的困惑。货币的最终目的是为市场交换服务的。所以,在探讨数字货币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要把这些搞清楚。
第六, 货币和类货币的问题。类货币总体是以货币为基础的。比如单位的饭票等。饭票的发行,首先是以法定货币为计价单位的。一种情况是,你可以用法定货币买饭票,一种是单位内部已经决定,给每个员工每个月可以补贴多少法定货币量的伙食费,折算成多少的饭票。所以,基础还是货币。如果再扩大一些讲,也可以说港币是美元的代价券。港币的发行,三家发钞行用美元存到金管局,然后发行纸币形态的港币。另外是金管局根据市场美元港币汇率的变化向市场投放或收回记账货币形态的港币。港币是以美元为基础的货币,也可以说是美元的代价券。这可以说是相当于学校里发的饭票,但是在香港使用,现在进一步扩大到全世界可用,但它是可以按7.8的比率换美元的。所以,类货币本身不能推翻法定货币,更不能替代法定货币。
顺着以上思路,再来探讨数字货币,更有利于将数字货币的应用研究落到实处。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如果数字货币能在技术上开发成功,它会作为一种货币形态而与纸币、记账货币同时存在。如果它的特点是点对点高效安全的支付,那么它在货币体系中的作用就相当于现在的现钞纸币,当然是在线上使用,可以代替纸币支付、信用卡支付、支票支付以及现在的第三方支付在一定领域内实现支付功能。作为货币的数字货币,依然是法定货币,与其他货币形态是可以互相等价转换的。至于一些机构发行的用于特殊领域商品交换和服务支付的数字货币,只是代价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脱离记账系统用于点对点支付的数字货币,与流通中的纸币一样,有支付功能和价值尺度功能,但没有信用创造等现代金融功能,如要实现这样的功能,数字货币,必须像纸币一样进入银行的记账系统成为记账货币。货币创造、信用创造,是现代货币的关键功能,没有这项功能,任何货币形态的材质都不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货币,而这样的功能是与中央银行货币发行和银行体系的账户系统是紧密关联在一起的。就现代金融的安全管理而言,比如反洗钱等,数字货币提供了一种可能,即流通中的数字货币依然可以在中央银行监管的视野内。所以,货币发行的去中心化、记账的去中心化,是不可行的。至于支付的去中心化,本来就是个伪命题,在纸币支付的状态下,支付都是点对点的,没有中心。
当前,首先要解决的是数字货币能否为市场提供高效安全的支付问题,即在技术上解决高效支付、安全支付,及其底层技术的成本问题。目前银行体系和由银行账户体系支撑的第三方支付体系的支付效率和成本消耗,远远优于目前支撑数字货币的技术。
最后讲一个很短的小故事。有一天,我去看一个摄影展,主人专门为我一张张照片作介绍。介绍其中一张照片的时候,他很激动地说,这张照片好,这张照片充分体现了某某相机的什么什么功能。我当时就问了一个问题,我说,拍这张照片,摄影师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审美观念、审美理念,而充分发挥了照相机的功能作用?还是摄影师是为了体现照相机的功能而拍照?当然,如果换一个角度,照相机厂商为了营销这个照相机而做广告,那么这张照片就是为了体现照相机的功能而拍的。现在我们推广区块链和数字货币,是为了什么呢?这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
(文章来源:新金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