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 ,作者CWM50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当前我国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均较为疲弱。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政府向居民实施了大规模现金转移支付,我国一些城市政府也采取了向居民发放消费券的办法以图促进消费恢复。然而,不论在政策实践中还是在学术研究中,关于发放现金和发放消费券问题都存在诸多争论。在此背景下,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青年学术论坛特举办专题研讨会,邀请相关政府部门领导、专家学者、代表性市场人士共同交流探讨,为当前形势下发放现金与消费券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具体实施方案提供决策参考。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沈艳作为受邀专家出席了研讨会并就相关议题进行了讨论。
在专家发言环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沈艳、西南财经大学教授甘犁、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宋铮三位专家学者,围绕当前形势下助力消费恢复、发放消费券与发放现金政策的具体实践展开讨论。有关政府领导以及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陈昌盛、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祝宝良就与会专家的发言作了点评。京东数字科技研究院研究总监朱太辉、腾讯研究院研究员陈维宣参与了互动。
参会专家认为,进入2022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矛盾突出,对经济下行造成较大拖累;疫情以来,居民收入增速明显放缓,对转移支付政策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稳增长措施回报递减,政策重点应从投资拉动转向扩大消费。基于国内外既有实践经验,发放消费券能够发挥较好的杠杆效应,显著扩大消费,我国在当前形势下面向居民部门发放现金或消费券具备政策可行性。
参会专家建议:第一,在政策定位上,发放消费券的主要目的在于刺激消费、拉动消费需求,而非救穷扶困;第二,在发放对象上,建议向边际消费倾向高的低收入家庭或受疫情影响较大地区和困难家庭倾斜;第三,在发放方式上,可通过数字平台直接向居民发放数字消费券,也可借助个税APP系统间接发放;第四,在使用范围上,消费券应针对价格敏感产品,针对民生关键领域和基本生活品领域发放,如餐饮、购物、旅游等。对于期限替代性强的消费场景应加以限制,如消费券不能用于支付租金和教育费用等;第五,应防范消费券政策可能引发的次生问题:一是防止替代和挤出效应,二是注重消费券政策在城乡之间、线上线下之间、不同收入层次群体之间的公平性问题,三是加强市场秩序监督检查,防止商家借消费券之机抬高价格。
研讨会由中国财富管理50人青年学术论坛秘书长冯煦明主持。
(责任编辑:杨斯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