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政策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0-10-10

2020年是国务院《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收官之年,也是启动“十四五”期间普惠金融顶层设计工作的关键一年。近年来,在金融管理部门统筹推进和社会各方积极参与下,我国普惠金融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数字普惠金融依托数字技术应用,在推动普惠金融扩面、增效、降本、提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进一步了解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与政策诉求,更好助力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近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金融科技发展与研究专委会联合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在北京共同举办“十四五”期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政策专题研讨会。协会会长李东荣出席会议并致辞。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余文建,协会金融科技发展与研究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贝多广,以及来自人民银行有关司局、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小贷公司、金融科技公司和高校智库等单位的10余位业界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并围绕“十四五”期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挑战、发展思路、政策建议等议题进行交流讨论。会议主题发言环节由协会杨农副秘书长主持,圆桌讨论环节由黄益平主任委员主持。
李东荣会长在开场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事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数字普惠金融是其中重要的亮点。展望“十四五”,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加快,数字技术在提高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精准度和商业可持续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将更加明显。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愿继续在金融管理部门指导下,与高校智库、从业机构等社会各方携手一道,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应用与研究,共同推动中国乃至全球普惠金融事业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在主题发言环节,余文建局长指出,数字普惠金融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十四五”期间发展普惠金融应构建智能化、开放化的数字普惠金融良好生态,让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实现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同时,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还应注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赋能中小微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加强数据安全和信息保护,着力推进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健全数字普惠金融监管体系。
黄益平主任委员认为,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可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挖掘用户在互联网上的“数字足迹”,提高营销获客、运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的精准度。同时,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还应做到市场化风险定价和商业可持续,要有一定的资金成本覆盖风险,要区分金融扶贫和普惠金融、政策行为和普惠金融的差异。
贝多广院长认为,“十四五”期间,传统金融机构将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数字支付、数字信贷、数字理财等新业态新模式可能会更加成熟和普及。应发挥信贷、保险、信托、理财、资本市场等在“十四五”期间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大中小金融机构应各司其职,不同业态金融主体发挥互补功能,形成一个能够覆盖所有群体的普惠金融生态体系。
在圆桌讨论环节,来自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人保财险、中华联合财险、中原银行、常熟农商银行、中和农信、腾讯、度小满金融、京东数科、苏宁金融等单位的专家代表进行了交流讨论。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高质量实施,为“十四五”期间我国普惠金融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促进“十四五”期间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应注重发挥数字技术作用,针对性解决金融机构数字化能力、消费者数字金融素养、商业模式可持续性、信用信息服务体系等领域的问题挑战,让更广大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都能享受到普惠金融的雨露甘霖。
本文来源: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