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讲坛第一讲:“后整治期的数字普惠金融”
2017-03-26
近年来中国的数字普惠金融飞速发展,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独树一帜,但同时也积聚了重大的风险。2016年8月,银监会、工信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管理暂行办法》;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各监管部委纷纷公布监管文件。后整治期的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将会迎来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局面呢?
2017年3月2日上午,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办的“北大数字金融讲坛”拉开序幕,首讲力邀三位业内著名的权威——蚂蚁金融服务集团首席战略官、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常务理事陈龙,陆金所联席董事长兼CEO、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常务理事计葵生,宜信公司(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单位)创始人兼CEO唐宁,围绕“后整治期的数字普惠金融”的主题展开了精彩讨论。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教授担任主持。
陈龙先生首先表态,数字普惠金融是正在发生的未来,它已经发生,并且会改变我们的生活。他说,一个好的金融是普的,惠的,丰富的,同时在商业上是可持续的。以双十一为例,当天八成的订单通过移动客户端完成,97.5%的电话或咨询通过人工智能完成,峰值每秒钟处理的订单达到十二万笔……数字金融深刻的改变着消费方式,改变着金融的模式,降低金融的成本,大大提升效率。陈龙先生总结了当下数字普惠金融的三大趋势。趋势一,“无现金社会”的到来。趋势二,多元化信用体系作为数字普惠金融基础,将服务更多人群。趋势三,以用户为核心,为小微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多元化、全面化金融服务。打破功能的区分,以人和用户为核心,构建全面的金融生活。例如,蚂蚁森林追踪碳足迹,让每个人绿色的行为可交易、可衡量、可配置,与公益属性、金融属性结合,真正的去解决社会问题。目前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实践样板正走向全球,有巨大的意义。未来的数字普护金融应致力于区分“数字普惠金融”与“伪劣的互联网金融”,保护好消费者。要倡导市场化的机制,引导行业发展,让数字金融技术重构金融服务,真正以人为本,以场景为依托,回归实体经济,改善金融体验,解决民生问题,总之,金融的精神正在发生深刻的改革。
蚂蚁金融服务集团首席战略官、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常务理事陈龙
随后陆金所的计葵生先生就数字化普惠金融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探讨。当今科技与金融的融合趋势加强,科技通过对巨量的信息、行为、动态、静态数据进行实时加工、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处理后,以自身的可触达性、便捷性、高效性参与到金融中来,使金融工具融入了“科技”的竞争性动力,在未来三到五年将获得持续性升级。过去数字金融的发展源于渠道的优势,使得互联网金融实现了四个跨越:从中产阶级投资者跨越到小企业主,降低成本,加快流通速度;从一级城市跨越到二三级城市,优化资源分配;从保险、证券、P2P等行业跨越到移动端的一站式投资与支付;从中国跨越到全球。未来普惠金融的核心在于数据和处理能力,数据化已然成为互联网金融未来驱动力,其快速发展将帮助人们进行风险评级、投资匹配、根据供需变动动态定价、智能化与最优化的决策等。此外,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应注重与传统的监管体系的结合与融入,成为数字化监管,例如使用牌照管理,避免单独体系的高成本。
陆金所联席董事长兼CEO、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常务理事计葵生
唐宁先生则提出应理性地探讨数字金融的严肃性。考虑金融问题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从不同的维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锅烩。在谈到大数据的应用时,他将涉及全行业、全社会的金融场景对比小额微额支付和不涉及过大金融风险的经济型酒店预订轻应用,认为大数据在严肃金融场景,仅仅是“猜你喜欢”容易产生很大问题,而且需要有相当的监管和金融逻辑。此外,他提出数字普惠金融不仅需要数字技术,也需要金融技术的变革,并认清金融的严肃性。在演讲最后,他分享了对于中国网贷行业发展的认识,过去十年的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监管细则的落地使得道德风险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未来三五年,他希望中国个人征信体系可以在央行牵头之下真正发展起来,数字金融、数字普惠金融企业与央行管理之下的体系能实现数据分享和信息互通,从根本上规避一人多贷、多投负债现象,进而避免个人信用风险的硬着陆,实现个人信用风险软着陆。
宜信公司(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单位)创始人兼CEO唐宁
论坛最后,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教授总结道,互联网金融从2013年6月快速扩张,确实有很多改变,也有很多风险。我们坚信,在政府的整治政策之下,这个行业也会新的发展。数字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应该有市场逻辑和技术逻辑,千万不要忘记,金融的核心依旧是理解、尊重、敬畏金融的规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
附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简介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Digital Finance, Peking University),是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和蚂蚁金服集团共同发起,2015年10月经北京大学校长办公会批准正式成立的研究机构,中心目前挂靠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中心致力于开展对金融科技、数字普惠金融、金融改革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向社会提供权威的科研成果,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服务于金融行业的发展和监管。中心施行常务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首届理事长由北京大学社科调查中心主任李强教授担任。首任主任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教授担任,王海明、黄卓、沈艳担任副主任。中心的研究团队包括黄益平、黄卓、孔涛、吕晓慧、沈艳、谢绚丽、徐建国、薛兆丰、朱家祥等北京大学的教授,和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证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万建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龚强、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吴景丽等特约高级研究员,以及多位专职博士后和博士研究生。
自成立以来,中心研究人员已经独立或联合开发了三个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指数。此外,中心开展了关于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转型策略、个体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大数据及普惠金融等多项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并在China Economic Journal出了一期互联网金融专刊。中心还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开设了互联网金融讲座课,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互联网金融十二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