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树森:灾后重建中的银行信贷和网络信贷

2020-04-28

数字开放平台第四次学术论坛精彩发言(第二篇)

灾后重建中的银行信贷和网络信贷

戚树森

我们的研究是在地震灾害发生之后,互联网信贷和银行信贷之间是如何互动,来共同满足信贷需求的。

我们都知道网络信贷经历了一轮爆炸式的增长,我们截取了美国网络信贷发展的4个截面,每三年做一次检验,刚开始的发展阶段我们发现在07年的时候网络信贷所覆盖的区域主要是东部西部沿海等比较发达的地区,但是仅仅三年之后到2010年,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地区都被纳入到了网络信贷的服务当中。然后到13年和16年我们发现整个网络信贷的发展有了一个更加明显的增长。一直到16年我发现几乎在所有的州都已经有了网络信贷的使用情况。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网络信贷经过十多年发展,美国仍然有很多地区并没有被网络信贷所覆盖,网络信贷还是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的。

网络信贷的出现实际上给借款人提供了一个不同于银行信贷的新的选择。银行的目标客户群体往往服从非常鲜明的二八定律,主要服务于20%的一些高收入客户却忽略了80%的低净值客户,直接导致了很多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个人无法通过银行获得符合其需要的信贷服务。而网络信贷的出现可以利用大数据等新兴的一些信息技术,结合一些积累的海量用户数据,有效的突破传统金融机构的运营模式,从而有效的解决传统金融机构的问题。比如支付宝就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数据,而支付宝就利用这些用户数据给其网络信贷的发放提供有效的支撑。我们发现,逐渐开始有学者研究网络信贷和银行信贷之间的关系,到底两者是一个竞争关系还是一个替代关系。

然而现有研究的一个难点在于如何解决内生性问题。我们知道地震是一个非常外生的事件,即使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仍然不知道地震什么时候会发生。因此,地震等自然灾害是一个十分外生的信贷需求冲击,遭受经济损失的企业和个人的资金需求会有一个显著的提高,然而地震发生之后银行信贷和网络信贷功能是非常不一样的。居民会迅速的从银行提取存款来满足其消费需求,但银行对于受灾民众的信贷供给能力是非常有限的。通过我们的计算发现当地震的震感每增加一度的时候,当地居民提取存款的需求会增加两个百分点。而相比之下网络信贷虽然不涉及存款业务,但在不降低信贷审核标准的前提下,他们更有能力满足借款人额外的信贷需求,我们发现当地震震感增加一度,当地居民对网络信贷的需求会增加3到5个百分点。

更有意思的是我们进一步发现同为灾区,银行业务发达的地区中网络信贷的需求实际上比较低,在传统银行覆盖较少的区域,网络信贷显著增加了居民灾后获得信贷的机会,人们将会更多的依赖网络信贷满足资金需求。在地震震感都为二度的地区,如果每千人银行分支机构数量减少一家,那么网络信贷的需求会相应增加3到7个百分点,而且这一数字会随着震感的提高而进一步的增加。因此我们认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网络信贷提供者和传统银行在灾后满足信贷需求的功能上是互补的。

我们选取了美国07年到17年10年间的80次地震作为外生的信贷需求冲击,这包括了美国所有5级以上的地震。对于每一次地震我们非常清楚的知道地震的震中在什么位置,知道每次地震的物理强度,最为重要的是我们知道每次地震的震感。不同的地震,其影响范围实际上差别非常大。即使是相同物理强度的地震,其影响范围也存在非常巨大的差异,因为不同地区的地质结构不同,每次地震可能的震源深度也不同。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的用一个地区到震中的距离来判断这个地区是否受到影响,以及这个地区受到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此时,每次地震的震感就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准确的地震影响程度和范围的度量指标,来衡量每一个地区在每一次地震中是否受到影响,以及受到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连续双重差分的方法,来研究随着地震影响强度的增加,信贷需求会如何变化,以及银行信贷和网络信贷之间互动是怎样的。

举个例子,美国有两次地震,一次是2010年发生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地震,地震的物理强度是6.5级,另一次是2011年发生在弗吉尼亚州的地震,物理强度稍微低一些为5.8级。我们发现发生在加州的地震,其影响范围要小得多,基本上集中在加州这一个地区,而相比之下发生在弗吉尼亚州的地震的影响范围要大的多,差不多影响了美国1/4的国土面积。通常大家度量地震影响范围的做法是以震中为原点,画一个比如说半径200公里的圆,然后在这个圆内的地区大家认为会受到这次地震的影响,而圆圈之外的地区不受影响。对于加州的地震来说,我们发现200公里半径的圆圈可以很好的代表加州这次地震的影响范围,但如果我们把同样大小的圆圈放到我弗吉尼亚州的地震当中,我们发现实际上它远远代表不了这次地震的影响范围,比实际的影响范围要小的多。所以我们认为地震的震感能够更加准确的衡量到底是哪些地区受到了地震的影响,以及哪些地区受到影响更加强烈。

网络信贷的数据来自美国的Lending Club,截止到2019年底,该平台累计发放网络信贷的规模已经超过了500亿美元。网络信贷的数据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被接受了贷款,第二部分是被拒绝的贷款。对于每一笔贷款,我们的数据都记录了借款人的基本特征信息,包括借款人的住址、收入、信用评级、违约记录等。在我们的样本中,一个代表性的贷款人的年收入超过7万美元并且拥有15年的借贷历史以及24条借贷记录。同时,我们发现大约有24%的借款人都曾经出现过某种形式的违约行为。这张图以2017年的信贷数据为例,描述了贷款人的信贷评级分布以及相应的贷款利率。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借款人都在F级以上,只有少数借款人的信用评级低于F。如果借款人是A级,所要付出的年化利率大概只有7~8个百分点,但是随着借款人信用水平的不断下降,所要付出的利息成本在不断攀升。

银行数据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银行的分支机构信息和信贷数据来自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FDIC)的Call Report,存款信息来自FDIC的Summary of Deposit。信贷数据主要包括消费信贷以及其中非常重要的信用卡贷款。

我们发现地震发生之后受地震影响更加严重的地区中,当地居民对网络信贷的需求有一个非常显著的提高,包括被接受的贷款数量和被拒绝的贷款数量。然而,当我们去看贷款的接受率的时候,我们发现实际上地震对于网络信贷的接受率并没有显著的影响。也就是说地震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信贷需求冲击,但是面对这样的一个信贷需求冲击,网络借贷实际上是维持了一个比较稳定的信贷审核标准。

然后我们想更加细致的探讨,在地震灾害发生之后面对突然增长的信贷需求,网络信贷是否能够维持稳定和统一的信贷审核标准。我们着眼于被接受的贷款,发现贷款人的基本特征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也就是说网络信贷机构可以维持一个稳定的信贷审核标准,没有主观的提高或降低审核标准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我们进一步研究对于每一笔被接受的网络信贷,它的规模和利率有没有变化。我们仍然没有发现显著的变化,因为地震发生后借款人的群体没有发生显著变化,那么面对相同评级的借款人,贷款条款就不应该发生大的变化。

接下来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我们想知道在地震发生之后,网络信贷和银行信贷是如何互动的。我们做了一个交互项,发现在银行密度更高、网络更加完善的地区,在地震发生之后,对网络信贷需求的增加是相对比较小的。也就是说在这些地区,因为有足够完善的银行网络,地震后当地居民可能首先寻求银行的帮助,只有在得不到银行帮助的情况下才会去寻求网络信贷的帮助。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网络信贷和银行信贷在地震发生之后,他们的作用是非常互补的。

地震发生之后,银行如何帮助受灾居民和企业呢?第一个渠道是提供贷款,第二个渠道是提供存款的支取。我们具体来看到底用是哪一种渠道在起作用。我们发现,地震发生之后,无论这个地区的银行网络发达与否,银行贷款并没有显著的变化。真正发生变化和起到作用的是存款。我们发现当地震发生之后,在银行网络更加密集的地区,存款有非常显著的减少,这就是说当地居民在地震发生之后,会主动的去银行把他的存款提取出来用于恢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

文章结论就是,在地震发生后银行信贷和网络信贷的功能很不相同,互相补充。受地震影响的居民会迅速从银行提取存款,以满足其意外的消费需求,但银行对于受灾民众的信贷供给能力是有限的。相比之下,网络信贷虽然不涉及存款业务,但在不降低信贷审核标准的情况下,他们更有能力满足借款人的额外信贷需求。同为灾区,在拥有更密集的银行网络和更活跃的银行业务的地区中,网络信贷的需求较低。而在传统银行较少覆盖的区域,网络信贷显著增加了人们灾后获得信贷的机会,人们将更多地依赖网络信贷来满足其信贷需求。

该研究虽然着眼于地震等自然灾害,但对于此次新冠疫情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参考意义。首先,与自然灾害一样,疫情的发生和发展也往往难以准确预测,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到2020年开年全球都会经历如此严重的疫情危机,也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疫情会在哪些国家和地区爆发,因此,疫情也是一个非常外生的事件。其次,疫情导致的停工停产同样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显著增加了疫区的信贷需求。因此,疫情会带来显著的信贷需求冲击。

我们的政策建议是,面对疫情,银行通过接受存款可以为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冲击提供一层缓冲。部分资金需求可以通过从银行提取存款来快速满足。但就海量、高频、小额且缺乏抵押的小微信贷需求而言,传统银行可能会力不从心。与传统银行不同,网络信贷方虽然不能接受存款,但贷款处理和承销程序的自动化使网络信贷能够通过为借款人提供更多的信贷供应,同时保持一致的信贷标准,从而在疫情后迅速响应激增的信贷需求。因此,在疫后重建中,应鼓励两类金融服务并肩发展,互相补位,更好地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恢复经营。

(整理自戚树森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