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树森:网络借贷动了谁的奶酪

2019-02-27

近年来,网络借贷在全球快速发展,得到了包括监管者和普通民众在内的极大关注。根据国际清算银行2017年的报告显示,中国的新增网络借贷规模在2015年就达到了惊人的近1000亿美元,远远超过了排在第二、第三名的美国(343亿美元)和英国(41亿美元)。单以规模来看,中国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网络借贷最为发达的国家。

 

网络借贷在中国如此繁荣,其原因可以从资金的用途和来源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资金用途方面来看,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网络借贷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极大的降低了平台的借贷成本并提高了借贷效率。并且网络借贷数字化、标准化的特性也使其发放贷款的边际成本显著低于传统银行,而这一优势在小微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方面体现的尤其明显。尽管目前中国政府大力鼓励传统银行机构的金融服务向小微企业下沉并大力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但受制于其风控手段及业务模式的僵化,短期内传统银行的服务依然无法有效满足这一市场,因此给网络借贷行业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具体来说,传统银行风控技术边际成本过高,无法很好的适应和满足小额贷款的需求,而网络借贷公司利用大数据可以对海量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评估,通过标准化和智能化的体系极大的降低单位新增贷款的风控成本并提高贷款审核效率,从而更好的满足了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的贷款需求。

 

就资金来源而言,中国居民目前所拥有的投资渠道相对匮乏,面对高企的房价,投资者对高收益的投资产品需求旺盛,以求资产能够保值增值。然而,一方面,银行定期存款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很多投资者保值增值的目的;另一方面,中国股票市场的收益和风险也难以匹配,高风险、高波动却往往难以带来高收益,对普通投资者而言,更像是一个投资陷阱。多次股市大跌使得大量投资者对中国股市失去信心,从而选择了退出。因此,网络借贷的出现就给投资者送来了一个崭新的高收益投资机会,吸引了大量投资者进入这一市场。根据网贷之家的统计,网络借贷的综合收益率在2014年曾一度高达20%,尽管近年来收益率逐渐下降至10%左右,但仍然远远高于银行定期存款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虽然近年来随着网络借贷公司的大量倒闭,网络借贷的风险逐步显现,但侥幸心理的存在和网络借贷公司的宣传使得其风险仍然被很多普通投资者低估,从而继续追求网络借贷所带来的高收益。

 

综上所述,网络借贷在中国市场的蓬勃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传统银行在小额贷款领域的缺失,另一方面也满足了普通投资者对高收益投资机会的需求。那么,网络借贷到底对哪些行业带来了冲击,动了谁的奶酪呢?回答这一问题,我们仍然需要从资金的用途和来源两方面来分析。

 

从用途来看,网络借贷的资金主要流向了小额贷款市场,为小微企业补充日常经营所需的流动性以及为个人消费者提供信贷支持。而这一市场,本身并不是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受制于高成本的风控技术和对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的担忧,中国大部分银行都战略性的舍弃了小额贷款这款蛋糕,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中大型企业贷款和个人房贷市场。与之相反,对小微企业的短期高息贷款长期以来在中国一直是非正规金融的天下。因此,网络借贷的兴起,从资金用途来看,并没有直接与传统银行产生太大的竞争,而是一定程度上动了非正规金融的蛋糕,把一部分非正规金融纳入了监管之下,对于金融市场来说,反而起到了一定的稳定作用。

 

网络借贷对传统银行业最大的冲击来自于资金的来源方面。网络借贷的蓬勃发展吸引了很多对高收益资产有需求的投资者入场,而这些投资者中不乏银行的理财产品客户。因此,对于银行来说,网络借贷现阶段最大的影响正源于此。网络借贷对于银行理财和存款客户的侵蚀不仅会直接影响银行的利润,甚至可能会进一步影响银行的一般性存款基础,从而降低银行的贷款能力。另外,网络借贷的发展也会吸引一部分股票市场投资者,对现阶段中国的股市寒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综上所述,网络借贷的发展对传统银行业、股票市场和非正规金融都会有所影响,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因此,监管者在制定决策时,需要把整个金融市场作为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来统筹考虑,切莫把眼光仅仅集中于网络借贷市场。 

 

作者简介:

戚树森,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厦门大学管理学院财务学系助理教授,于2017年6月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获得金融学博士学位,并在荷兰蒂尔堡大学获得研究型硕士学位,本科就读于山东大学金融数学专业。戚树森曾多次受邀访问国际清算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德国央行、英国央行、匈牙利央行、国际存款保险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戚树森论文发表于Financial Management等杂志。